环翠借贷合同纠纷处理、管辖法院确定及合同无效情形解析

一、普通借贷合同争议的处理方式

  1. 协商解决
    指合同纠纷的当事人,在自主且相互体谅的原则下,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合同约定,通过阐述事实、摆明道理的方式,达成和解协议,自行处理合同纠纷的一种途径。这是最有益于维持双方关系的解决办法,有助于防止双方产生更深层次、难以挽回的矛盾。
  2. 调解处理
    指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方(即调解人)的主持下,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前提下,由第三方对纠纷双方进行解释疏导,促使他们相互体谅、让步,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3. 仲裁解决
    即由第三方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决,以解决合同纠纷的一种方式。仲裁是当代世界各国普遍设立的争议解决法律机制。不过,其成本相对较高。
  4. 诉讼解决
    也就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该方式通常耗时较长,但费用相对较低。

二、借款合同纠纷管辖法院的确定规则

需注意的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若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确,或虽有约定但未实际交付货物,且双方住所地均不在合同约定的履行地,以及涉及口头购销合同纠纷的案件,均不依据履行地来确定案件管辖法院。

三、民间借贷合同被认定为无效的情形

以下情形下,法院会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

 

  1. 订立民间借贷合同的当事人不具备相应民事行为能力;
  2. 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民间借款合同;
  3.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环翠区,隶属于山东省威海市,是威海市政府驻地、威海市的中心城区,是威海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环翠区地处山东半岛最东端,三面环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是中国与韩国直线距离最近的城市。截至2016年,环翠区下辖5街、3镇,户籍总人口30.87万人。实现生产总值329.4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7.1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78.22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7.31%、38.6%和54.09%。环翠区是中国第一个 “国家卫生城”、第一个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第一个“国家优秀旅游城市群”。两次被联合国评为“全球改善人类居住最佳范例城市”,2003年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2005年被评为欧洲游客最喜爱的中国旅游目的地, 2006年,环翠区所辖6个乡镇全部被评为“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2018年10月,入选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